回顾:全国人大代表刘宏校长的“两会声音”!2018-03-29 14:43:37

 

3月20日,全国两会正式闭幕。两会期间,我校校长刘宏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大会,并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促进旅顺军民融合将军队非军事用房移交地方政府建设太阳沟文化产业园的建议”和“关于国家设立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建议”。

辽宁电视台《辽宁新闻》 2018年3月16日大连电视台《大连新闻》 2018年3月10日

两会期间,校长刘宏接受了新华网、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辽宁电视台、辽宁日报、大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针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等问题献言献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刘校长的“两会声音”吧!

《辽宁日报》官微 2018年3月20日

《人民日报》2018年3月12日 04版

CCTV-4 2018年3月19日

新华网

刘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新华网 2018年3月15日

刘宏: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薛枫)15日,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刘宏表示,大连外国语大学将根据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和专业融合发展,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

以下为访谈内容:

新华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对此,外国语大学应如何优化教育结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刘宏:外国语大学首先也要立足于国家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从现在来看,全国的外国语大学在调整专业结构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四个服务”。这是我本人在研究几个外国语大学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

首先,要服务于经济转型的趋势。第二,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第三,要服务于中国的外交大局。第四,要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我们下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过程中,将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增设语种。经过调研以后,结合国家、辽宁省和大连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它和中东欧、东南亚、中亚地区的合作,我们从2018年开始要陆续增加中东欧、东南亚、中亚国家的外语语种。同时,要针对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的建设,可能要开设跨境电商、大数据管理跟外语相结合的专业。

为了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我们要在本科设置传播学专业。从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角度,我们要从单一的基础性研究转向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相结合的整体思路。同时,我们还成立了许多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将来的研究成果要反作用于教学,培养外语语种人才的时候要加强对这些区域国别知识的培养。另外,我们还尝试在院系设立上进行调整,2017年底刚刚把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国际商务学院合并,调整成为商学院。同时,还成立了国际关系学院。

这些举措都是基于“四个服务”,根据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从而使学校的教育结构更趋于合理。

刘宏:

高等教育正从大众化快速迈向普及化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薛枫)15日,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刘宏表示,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变化和变革的时期,高等教育已经从大众化快速迈向普及化。

以下为访谈内容:

新华网:在您看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刘宏: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阶段看,我们正处于变化和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模上的变化。教育已经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很多学者把普及化定义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中国正在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第二,结构类型的变化。办学主体由单一的向多元的、多样的发展变化。

第三,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在变化。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现在高等教育的竞争就要放在国际视野和大格局上去看,人才培养也要放在国际视野上去看。

刘宏:

四大举措支持人才成长、人才交流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薛枫)15日,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刘宏表示,大连外国语大学已经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四大举措支持人才成长、人才交流。

以下为访谈内容:

新华网: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高校就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连外国语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有哪些创新思路和做法?

刘宏:作为一所省属的地方性外国语大学,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人才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学校现在高度重视人才的发展,在我校“十三五”规划制定的过程中确定了“五大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配套这个工程建设有下面几个举措:

第一,我们制定了自己的“启航学者人才支持计划”。这个支持计划一共分成五种类型的人才,领军人才、卓越人才、杰出人才、青年拔尖人才这四个档次是我们要吸引的人才,第五个档次是做“启航学者”的讲座教授。我们希望可以用政策吸引他们,加入到大连外国语大学的队伍当中来。除了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我们对这些高端人才在住房上有一定的优惠政策,给这些人才提供很好的安居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第二,我们鼓励现在的在职老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给予校内津贴全额发放的政策。

第三,我们对于现在刚刚引进的年轻博士,包括引进2-3年、4-5年的博士,都会给他们提供继续支持计划。这个支持计划包括支持他们到国内外参加学术会议,支持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国际学术研讨会。特别有一个举措,特别希望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导师、自己的学术流派的团队经常性地邀请到学校来,使我们学校成为他们那个领域、那个流派的交流场所。我的想法是人才不一定非得为我所有,大连外国语大学要张开双臂,让人才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成为人才交流的高等学府,也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第四,我们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了“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这个计划是支持那些已经有博士学位,同时在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已经取得项目的老师,我们让他到国外去找名师、找名校,通过一年时间的进修和提升,在做好项目的同时,能够把国外的名师以及他的流派带到我们国内来。这样经过五年、十年、二十年的建设,这个学科的学术氛围就会增强起来,集聚人才的效应也会越来越好。

刘宏:

大学要与所在的城市和地区融合发展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 薛枫)15日,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谈及人才培养时,刘宏表示,大学要与所在的城市和地区融合发展,让大学培养的人才真正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以下为访谈内容:

新华网:大连外国语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为东北乃至全国都培养了大量的外语方面的人才。站在学校的角度,大连外国语大学将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区高质量发展?

刘宏:作为一所外国语大学,我们是地方的省属大学,所以我们的发展首先是要立足于东北地区的振兴,立足于辽宁的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

前不久,大连外国语大学召开了更名后的第一次党代会,我们将自己的建设目标微调,原来是“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现在根据国家的战略和辽宁的发展需要,我们把建设目标定位为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高水平的应用型外国语大学”。加入“应用型”强调的是在以往良好的研究基础的前提下,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的观点是,我们的大学要和我们所在的城市、地区融合发展,让我们培养的人才真正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光明日报】

推动国际交流

——访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代表

《光明日报》2018年3月9日 07版

【代表委员面对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代表认为,这对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崭新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等新使命亟须培养大批优秀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刘宏代表认为,设置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正当其时,符合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有助于打造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地。

刘宏代表介绍,当前国内许多高校都设置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长远看,我们还需要培养大批更高层次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以适应新时期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建议设置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学位设置条件、核心课程体系、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等;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选取本科和硕士层面上汉语国际教育开展时间较长、教学基础扎实、师资队伍雄厚、海外孔子学院数量较多的院校,发挥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科优势,确立汉语国际教育特色研究方向。”刘宏代表说。(本报记者 吴琳)

【光明日报】

坚持红船初心 培育时代新人

《光明日报》2018年3月15日 08版

【代表委员眼中的红船初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领域坚持“红船初心”,传承“红船精神”,就要从新的历史方位出发,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

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大连外国语大学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今年将开设“俄语+哈萨克语、乌克兰语”和“英语+波兰语、捷克语”等复语人才。同时结合新业态发展需求,将培养“大数据+外语”和“跨境电商+外语”等复合国际型人才。大连外国语大学是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的,学校的发展建设也凝聚了陈毅、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血。学校十分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我用外语讲校史”等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深刻理解、认知和践行红色基因中敢为人先、家国情怀等宝贵精神财富。(本报记者 龚亮整理)

【辽宁日报】

刘宏:不断优化学科结构

助力全面开放

《辽宁日报》2018年3月19日 01版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这是我们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谈到“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刘宏提出,高等教育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为辽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加油,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辽宁故事,为推动辽宁全面开放作出新贡献。

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处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海陆节点。服务于辽宁全面开放,刘宏说,大连外国语大学首先要优化专业结构设置,使人才培养始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2018年开始,针对辽宁与中东欧、中亚和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日益深入和广泛的现状,我们计划增设哈萨克语等一批新语种,为推动辽宁全面开放、扩大对外交流培养更多专业外语人才。同时,服务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建设,我们将增设跨境电商、“大数据管理+外语”等适应新业态发展的新专业,不断培养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专业人才,努力实现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良性互动。

近年来,随着国际产能合作的不断推进,我省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走出去一定要做好各种储备,包括技术、产品等多方面的储备,同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风土人情的了解必不可少。高校的相关专业研究要为企业走出去打好“前站”,刘宏说,我们将继续发挥外语和国际关系等学科优势,强化相关研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等多方面资源,努力发挥智库作用。(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杨忠厚)

关闭